追求綠查包養心得色發展 宣導低碳生活_中國網
在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工作的王丹養成了一個習慣:午飯過後,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去包養網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走1個小時左右。“這裡湖清岸綠,草長鶯飛,不僅讓人心情愉包養悅很多,也會給工作帶來一些靈感。”王丹口中的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武漢市蔡甸區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中心區,近年來經過修復,已經成為生態城亮麗的名片,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不僅僅是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行走在生態城,隨處可見綠色的景觀、綠色的建築、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
2014年3月26日,中法兩國政府簽署《關於在武漢市建設中法生態城的合作意向書》,確定建設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我們強化生態示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蔡甸區委書記、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党工委書記余從斌說。
生態修復,讓城市增添更多綠色
春日清晨,暖風微拂,後官湖泛起層層漣漪。湖邊的綠道上,晨練的人都在以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啟新的一天。“我們走的這條綠道有6米寬、110公里長,建成以來舉辦過湖北後官湖環湖輪滑馬拉松公開賽、武漢半程馬拉松賽、環中自行車賽等比賽,現在成了附近居民的休閒娛樂場所。”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服務中心負責人龔志忠說,現在後官湖的水質長年穩定在Ⅳ類,還成了鳥類棲息地,有24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早些年,後官湖是一個野湖包養,村民的生產生活廢水往湖裡直排。“村民之前以務農和開山採石為業,村子旁的一座山頭快被挖空。村民並未因此富起來,湖岸生態還遭到破壞。”彭家山村黨支部書記吳繼翔說,村子位於後官湖北岸,見證了後官湖成為“城市名片”的一步步變化。
2014年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啟動建設後,蔡甸區開展生態修復,加快建設後官湖郊野綠道。2015年7月,依水而建的綠道完工。在建設時,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還被劃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三大功能區。
“保育區以濕地保育和林地保育為主;恢復重建區主要通過自然恢復和人工輔助措施逐步將其恢復為原生態的淺灘沼澤濕地,以重現蓮花水鄉的自然風貌;合理利用區主要供居民休閒娛樂。”龔志忠說。
不僅如此,後官湖東部還建成了一道岸線曲折、植被茂盛的“U”字形濱湖涵養帶。“這個涵養帶就地取材,充分尊重自然,通過配套園建、綠化、給排水、電氣、生態補水等工程建成,是中法半島小鎮與後官湖的生態緩衝帶。”中法半島小鎮生態保護與利用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王悅說,涵養帶兼顧了調蓄淨化、生態涵養等功能,還成了附近居民的“後花園”。
生態修復,讓城市與生態互融共生。目前,生態城建設區綠化覆蓋率達45%,藍綠空間占比達6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8平方米。
避免浪費,加快推動可持續發展
行車在武漢蔡甸區琴潤大道,緊鄰高羅河濕地公園,便可見一個形似起伏山丘的現代化建築。這是即將建成的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文化體育中心。
“文化體育中心單體建築面積約8.34萬平方米,是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築,其中的玻璃幕牆外表不僅有特殊塗層,並且每塊玻璃幕牆都由三層玻璃組合而成,每層玻璃中間還填充惰性氣體,讓玻璃幕牆能有效阻隔太陽輻射,使建築可以用最少能耗提供最舒適的室內環境,進而將碳排放量控制在較低水準。”該項目設計師呂旻佳介紹,通過一系列高效節能技術措施,文化體育中心綜合節能率達77.14%,相比普通建築能耗降低了18.37%。
文化體育中心是生態城綠色建築的樣板,也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的縮影。經過近10年建設,生態城綠色建築實現100%全覆蓋,已開工的項目綠色建築面積超590萬平方米。
走進特斯聯智慧產業園,一排排新能源車在太陽能光伏儲能一體式充電站內充電,電子路牌的螢幕上滾動顯示著不同的位址和距離。“為了節能,產業園建設了全景感知系統,園區內的公司負責人用手機就能控制照明、空調、新風系統,避免能源浪費。”產業園技術工程師楊士波說,園區還在樓宇屋頂架設了5000平方米左右的太陽能光伏板,自發電可滿足園區20%的用電量。
低碳、智慧的辦公場景給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讓特斯聯智慧產業園吸引了不少中小微科技企業。“園區目前有20多家企業,80%是科創型的中小微企業。”楊士波說,科創企業不僅含金量高,生產方式也更加綠色化,一直以來都是園區發展的重點。
控制能耗,構建重視環保的社會氛圍
沿著生態城大道由西向東行,雖然道路筆直,有雙向四車道,但是來往的車輛速度並不快。規劃師李秭堯說,這樣做是為了控制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同時鼓勵市民選擇步行、騎車等更環保的出行方式。
這樣做是否會帶來不便?李秭堯解釋:“生態城借鑒了法國的城市建設理念,在路網設計過程中就確保了每條支路、次幹道能在500米至1公里距離內到達城市主幹道,打通了城市交通的‘大動脈’和‘毛細血管’。”
此外,為了步行和騎行便利,生態城大多數道路還設置了2米寬的綠化帶、2.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以及3米寬的人行道。“生態城內建築普遍限高80米,行人很輕鬆就可以通過建築找准方向。”李秭堯補充道,現在生態城綠色交通出行率高於90%。
生態城積極構建重視環保的社會氛圍,在各行各業大力宣導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
在生態城啟動區能源站一期,一根根包裹著鋁合金的銀色管道從室外延伸進室內,夏季的冷氣和冬季的暖氣將從這些管道源源不斷送到生態城的千家萬戶。包養“我們採用‘空氣源熱泵+屋頂光伏+燃氣三聯供+離心製冷機+燃氣鍋爐’的多能互補方案,通過冷熱電三聯供方式實現生態城的集中供暖和供冷,不僅能源綜合利用率超80%,還可以減少生態城重複建設成本和空間資源。”能源站負責人廖宣說。
追求綠色發展、宣導低碳生活,這在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並融入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之中。“我們以產業為基礎包養、生態為底色、合作為關鍵,將緊盯城市產業集聚,努力以生態之美催生發展之變。”餘從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