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書寫與“想象”生孩子–文史–中找九宮格共享國作家網
20世紀三四十年月,有著“抗戰圣地”和“平易近主圣地”美稱的延安,逐步成為另一政治文明中間,遭到國內外注視。來自全國各地的提高青年甚至國際外記者、觀光家都對它心生向往,不吝奔走風塵、含辛茹苦也要一探真容。觀光者紛紜用文字記敘行旅所見,大批的“陜北游記”便應運而生。“游記”作為觀光者記載見聞感觸感染的體裁,必定不免對“所見”的挑選與加工,這與主體的寫作意圖及等待讀者親密相干。對陜北游記而言,雷同的題材,類似的內在的事務,其背后卻能夠暗藏判然不同的認識形狀。“陜北”游記的寫作直接聯繫關係著時局變更與政治認同,適用性與功利性不言而喻,其作風與此時因古代路況的發財、游玩業的茂盛而鼓起的游記散文迥然相異。有興趣思的是,在浩繁政治意圖光鮮、適用性頗強的陜北游記中,“景致”卻成為寫作者眼光之所聚,組成文本最不容疏忽的內在的事務之一。對“陜北游記”中理性存在的“景致”停止探討,不只使我們豐盛和加大力度對“景致”作為“熟悉裝配”的懂得,更主要的是為我們提醒適用性非虛擬體裁與文學想象的關系供給了能夠。
一、“陜北游記”熱與“景致”的發明
1939年,陳約克(Jack Chen)在《良朋》第140期頒發《往延安途中》,先容了本身奔赴延安的旅途見聞,并配有大批照片,圖文并茂,惹人注視。他自稱赴陜的條件是“在幾千個候補者的名單中,取得了一個不測的機遇”,足見那時常識青年爭相奔赴延安的熱忱。在文章開篇,陳會議室出租約克誇大“不計其數的人曾經到了新中國的圣地——延安往了……他們都是到延安來尋求解救中國的真諦的”[1],稱延安為“新中國的圣地”乃時人的共鳴。即便如陳約克普通的域外記者或游人也對此心向往之,想要一探討竟,遑論正處于“中國往何處往”的迷惑之中的青年們,“到東南往”“到延安往”等標語以其強盛的感化力傳播甚廣。
延安由地輿意義上的“邊沿”到政治、文明意義上的“中間”,這一經過歷程其來有自。1935年10月,中國赤軍達到陜北之后,以延安為中間的陜北地域逐步成為一個和國統區絕對立的對中國時局有著最基礎性影響的政治地區和文明地區,“陜北”也正日益成為中外政治家、文學家、記者、平易近主人士和提高青年所追蹤關心的核心,1936年的“西安事情”促進國共一起配合的同時也進一個步驟強化了延安政治位置的符合法規性。隨后抗日戰鬥迸發,“中國共產黨果斷抗日的政治主意,博得了眾看所回”[2],作為“反動圣地”和“平易近主圣地”的延安,成了提高常識分子傾慕向往之地。他們紛紜奔向陜北、奔向延安,或為窺測本相,或為完成理想,或為投身抗戰,或為擁抱平易近主,一時光赴陜路上人群川流不息,即便路途遠遠、路況梗阻,仍然不克不及減損他們的熱忱。何其芳在日誌中記載了從成都到延安的細節,“我們走了十八天,走了三千華里”[3],途直達換多種路況東西,達到八路軍駐西安處事處時已過了十五天。異樣是從蜀地動身,一位開國后任處所縣委書記的老黨員在回想錄中寫下了早年奔赴延安的原由和經過歷程,他在教員的勸勉下辨清了國共兩黨孰是孰非,于是“下決計要往延安陜北公學,找共產黨,餐與加入抗日救國的反動斗爭”[4],“跋涉艱苦,過程波折”是他對旅途的歸納綜合。有賴于延安強盛的向心力,常識分子們陸續沖破天然地輿以及報酬的政治障礙而奔向萬眾注視的“圣地”一探討竟。他們有的往來來往促,有的從此扎根于這片熱土。
抗克服利后,國共之間是和是戰的決定,又使“陜北”成為國內外的核心。恰是在舉國追蹤關心的眼光中,大批的陜北游記紛紜面世。1944年5月17日-7月25日,“中外記者東南觀賞團”一行21人到陜北觀賞考核,更掀起了舉國高低的“延安熱”,同時也掀起了陜北游記熱。此中不少游記重版達十數次之多,流布甚廣、影響甚巨。本文所謂“陜北游記”,是指1936-1949年間國內外政治界、文明界人士到束縛區(重要是陜北延安)游覽、考核后所寫下的遊記、不雅感類文字。陜北游記往往呈現在“延安”成為國際外政治氣力追蹤關心的核心之際,多少數字單一,內在的事務豐盛。其體裁重要有陳述文學、散文、日誌、手札等,此中影響宏大者如李藜初的《陜北印象記》(1937)、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1938)、楚云的《陜行紀實》(1938)、陳學昭的《延安拜訪記》(1940)、梁漱溟的《拜訪延安》(1941)、張文伯的《陜北遊記》(1944)、黃炎培的《延安回來》(1945)、趙超構的《延安一月》(1946)、福爾曼的《中國束縛區見聞》(1946)、史坦因的《白色中國的挑釁》(1946)等;也包含公民黨有關部分為了曲解、歪曲延安而直接或直接支撐出書的以“遊記”為項目的陜北游記,如景原信的《陜北剪影》(1938)、馬季鈴的《陜北俯瞰》(1941)、齊世杰的《延安內情》(1943)等。
游記這一體裁古已有之,但多是模山范水、怡情悅性之作。自晚清始,游記所“記”的社會世相、風氣風俗、政治軌制等外容增多,適用性的考核陳述、總結陳述、消息報道等也常冠以“游記”之名,實在用性顯明加強。陜北游記與晚清的域外游記類似,寫作者多是帶著客觀意圖或政治目標前去陜北,教學其“記”的重點不在天然風景,不在小我情性;而在于社會風采、政治周遭的狀況、平易近主軌制等等。公民黨持久的封閉已使陜北在某種水平上成了一個隔斷的“新世界”,這無疑極年夜地安慰了外界欲知畢竟的獵奇心。尤其是政治時局改變的主要關頭,“陜北”的奧秘就愈加具有招引的氣力。是以,與晚清域外的觀光者一樣,考核者起首需求做的任務是“展現”,即最年夜限制地將“陜北”展示活著人眼前。似乎對陜北清楚的越深,對時局走向的迷惑就越少,判定就越準。這種激烈的目標性使陜北游記的內在的事務和作風與傳統游記迥然相異,它需求盡量克制小我性格的滲透和客觀熟悉的顯露,達致“客不雅性”的完成。
但值得沉思的是,“景致”描述卻在陜北游記中占據了主要位置。這一方面當然是陜北奇特的地輿風景激發的詫異所致,另方面也是書寫者建構的產品。在陜北游記中,游者多是帶著獵奇與端詳的目光往不雅看延安“景致”的,諸如《良朋》之類的雜志,不只把紀游者描述景致的文字刊印出書,同時還配以實地照片,邊地稀見的景致由此借助民眾傳媒而傳播開來。面臨旅途所見,游者多做速寫式的記載,“第一印象”顯得猶為主要。在西南年夜學先生孫翰文的印象中,“陜北雖是地年夜物博,但平易近生卻極貧苦”,這與惡劣的天然周遭的狀況直接相干,自從進進陜北地界后,一路上多是些迴旋波折、怪石嶙峋的行道,“公路兩旁的絕壁盡壁,高數十丈,隔離天日”,即便是人群聚居的生涯區域,街道狀態也尤其欠安,“高下不服,沒有石頭,完整是土質,天雨則處處泥濘,晴和則灰塵飛揚”。[5]除了對天然景致的凝視外,延安城特有的社會景不雅也往往能教學激發游者的追蹤關心。記者俞頌華在1937年赴陜北采訪,一進延安,他起首留意到“城門兩旁的城墻上有‘戰爭同一’和‘連合御侮’的很年夜的口號。城里面相當的熱烈,墻壁上有油印的壁報,有很多口號,口號亦無甚特殊,如‘履行國難教導’等。”[6]“口號”和“壁報”可以或許作為景不雅進進視野,實則與不雅看者對此地的等待有關,或許說與其生涯經歷分歧的一切都可成為“景致”而值得被記載。也許在紀游者眼中,比颳風沙劈面、破敗不勝的 “舊貌”,具有宣揚和發動效能的口號及壁報更能代表延安的“新顏”。值得留意的是,奔赴延安的來客不只有沉著的記者、考核者,還有大量熱忱瀰漫、心潮彭湃的青年,即便是直接的文字論述,也難掩他們對“圣地”的熱鬧崇敬,別人眼中沉滯的、單調的景致于是變得靈動、絢麗起來。以流金《延安的街——陜行雜記之二》為例:
這是會使任何一個初來延安人覺得詫異的事:在和其他東南的城市涓滴不顯得有什么分歧的街上走著,會有一種在延安以外的處所不曾有過的感情深入的快活;這并不是那些歌聲惹起來的,也不是墻壁上花花綠綠的口號惹起來的;這不是那來交往往的次序井然的行人所惹起來的,也不是他們所穿的一概的服裝——戎服,非論兵士,先生,公事員,都穿軍服;這是一種親熱的面貌所惹起來的,這是他們給你的一種熱忱的友好所惹起來的;在中國,沒有什么處所比這兒更能使你覺得暖和的了……[7]
在作者的論述中,延安的街道瀰漫著快活祥和的氣氛,連續數個“這不是”“也不是”,現實倒是確定的說法,豐滿的熱忱簡直要克制不住奔涌而出。“歌聲”“口號”“行人”“戎服”等視聽景不雅浮現了一個熱烈的、提高的、協調的,甚至“烏托邦”式的延安。
二、“景致”的政治“想象”
“景致”在中國傳統文學中經常被視為文人紀游時的重要描述對象。無論是山水風景仍是平易近情風氣,地理地輿仍是人文景不雅,前人以暢達的“文心”行走于六合之間,交感于線人所及之物所構成。這種書寫重視的與其說是景物本身,不如說是由內部景物觸發的魂靈與景物融合共振的經過歷程,所謂“物我一體”者也。而在柄谷行人看來:“所謂景致乃是一種熟悉性的裝配,這個裝配一旦成形呈現,其來源便被掩飾起來了。”[8]“景致”作為一種倒置了的古代性的熟悉裝配,對于人們熟悉并懂得世界的思想方法有著加倍深入的影響,無論是傳統的天然景不雅,或是風俗模樣形狀,甚而是某類特定的人群,在古代性目光的注視之下,皆可成為景致。景致的發生即意味著主體與客體曾經發生了論述上的間隔,而主體恰是以如許一種間隔感確立了自我的存在。可以說,景致”是“主體”進進“他者”的世界之后,以本身的目光“發明”的,帶著主體的偏向、情感和思惟的景不雅。這就決議了景致決不是舞蹈教室客不雅的記敘,也不是簡略的資料彙集,而是帶著某種選擇的決心性、闡釋的客觀性與論述的虛擬性的“想象的生孩子”[9]是以,紀游者也盡非景致的簡略記載者,而是某種意義上的景致的發明者。
對于初訪陜北的旅人而言,“江山”景不雅能夠最先震動他們的情思。河山,或許江山,在古典詩詞中經常作為表征國族認識的固定意象。作為領土的代名詞,凝聚著“家國”記憶,于是有杜甫“國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岳飛“待從頭、整理舊江山,朝天闕”、文天祥“江山破裂風飄絮,出身浮沉雨打萍”等一系列千古名句。當然,這里的江山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概念”,而非實有其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恰是抗戰以來的年夜遷移,讓很多書齋里和校園里的中國文人第一次走出象牙塔,在奔走流浪中,從古典詩詞中習得的“江山”意象,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的可感的詳細描摹。《新平易近報》編緝趙超構在奔赴陜北采訪時,路過黃河,收回了如下感歎:
“就在那橋上,仰望黃水,滔滔東流。仰不雅兩岸,雄山對立。年夜風吹來,橋身動蕩,我心中突然也動蕩起來。我一貫只見過江南的山明水秀,從未實地體味過這般的平地年夜河,‘泱泱年夜邦’的境界,到明天才幹懂得。領土是心愛的,不用翻汗青,只需從地輿上領略也就夠了。”[10]
文明上的、文字里的黃河,現在已成為地輿上的、景致中的黃河;而與前者絕對應的、帶著“忠君”認識的“領土”不雅念,也已為古代平易近族國度不雅念所代替。“江山”如許一個古典文學資本,遂迎來了向“景致”轉化的契機。宋之的的《宗子景致線》就更詳細而微地表示出了景致中的“古代認識”:
山,是荒涼了幾千年的。除了天上的鳥和山里的豹,沒人窺測過他們的蹤影。連剪徑的匪徒和迷路的牧羊童都不曾走到的。炮響著,是仇敵的,仍是本身的,都難辨別,也沒有人往辨別。
由于山的廣闊寬大,我傲睨著那十公里外的敵人。
我盡著本身的思惟跟著那廣闊的山,奇瑰的云往超脫,超脫。
山,被人馴服了。德律風兵警惕的循著山頭展設了紫色線,而人和馬,就以本身的腳在紫色線旁邊留下了雜踏的陳跡。
人,在山彎里躲著風,搭下了草棚,草棚四周,把荒瘠的山野墾殖成肥美的地盤。
此刻,山野里開遍了淡白色的蕎麥花,也開遍了嫩黃色的野菊花,和一些腥白色的小朵的花。蟋蟀和一些不著名的小鳥,躲在花叢里,細著聲響尋覓著侶伴,當馬蹄子踏在它的身邊,卻忽然結束,從花叢閃出,受驚的逃脫了。而竟然有一對蝴蝶,帶著春季里的閑情,在鮮嫩的花叢里飄動著。
我聞到了一種淡漠的春季里的氣味。
秋天里,我想著春天。不是荒涼,乃是綺麗。[11]
在這一段文字中,宋之的所刻畫的完整是一種古代性的人山關系。古代人繼續著祖先們的陳舊聰明,據山為險,應用“山的廣闊寬大”,“傲睨著那十公里外的敵人”。可是,古代的人已不知足于主動地“順勢而為”,而是以產業時期到來后突增大進的生孩子力,將天然改革成符合主體目標性的狀況。于是,前人所仗之山,從天然造化的“神靈”變為人力差遣之下的仆從,“山,被人馴服了。”與之相隨同的是客體安閒性的被打破,以及主體性認識的擴大。山原來“是荒涼了幾千年”的,可是到了作者地點的年月,他不再把這種客不雅存在的特征看作是固有的、不成轉變的。跟著迷信的祛魅,“天然物”的神圣性不復存在,數千年無人踏足的汗青并不克不及再為“鬼神”供給呵護所,而只能為已生長為“偉人”的人類自證其巨大供給實例。人類開端認識到本身氣力的無窮能夠性,這恰是“高尚”作為一種審美品德產生的認識形狀基本。也只要在如許的基本上,才能夠會有人在秋天里聞到“一種淡漠的春季的氣味。”在這種古代性的關系中,景致的平易近族性取得了重塑。“江山”不再作為一種天然物,與作者物我合一,情形融合,而是作為人的氣力的延長物呈現。平易近族認識在景致中的表達,也由文人本身的傷時感事,改變成一種民眾化的所有人全體抒懷。
陜北游記中的景致還經常供給一種軌制想象,或許被視為軌制實行的產品。對于陜北如許一個新型社會形狀的實驗場而言,其社會軌制的design與運作必定會成為紀游者最感愛好之處,而游記中的景致,則往往能在不言中流露出相干體系體例機制的效率、影響和感化。黃炎培1945年7月1日來延安拜訪,在安置好之后,他和伴侶們走出接待所,“不受拘束安閒地漫步新市場”,[12]25他所見的景不雅,便具有某種未加賣弄的“偶遇”性質:
商舖二分之一,至多三分之一,都是一起配合社,或類于一起配合社的組織。中心不多數量的商品,是公事員家庭所制造出來的,所蒔植出來的。差人是沒有見過,游平易近他們叫做“二流子”也盡對沒有的。口號很少,或許竟可以說沒有,有的是街上宣揚小品……書店門外提醒著的市場行銷,出售冊本和文具,在黑板上每一種用粉筆畫一個圖,標明價目,大眾都在圍不雅。還曾到剃頭店里往訪談,每一次剃頭暢通券七十元。剃頭用凳的靠背,窄窄的木板一塊,板向后方,人斜臥在上邊,理畢,將木板豎直,回應版主原狀,這個軌制倒比普通風行的剃頭椅來得簡略而省費。這邊普通的木器,都是制造得很是堅致的。[12]7
在這一幅街景速寫中,我們可以看到軌制是若何延長到日常生涯的“景致”之中,成為景致的一部門。一起配合生孩子的廣泛化,全平易近生孩子活動的普遍展開,淺顯易懂的文明教導,下降本錢的外鄉發現等等,為邊區城市帶來了一派粗拙、渾厚卻不掉新穎與活氣的氣象。黃炎培之所以“逃”出接待所不受拘束地漫步陌頭,必定水平上,也是為了經由過程對日常街景的捕獲,往評價暗藏此中的社會形狀的真正的模樣形狀。
公民黨文人筆下的陜北“景致”則將“景致政治”推向了極端和幽暗,他們筆下的“景致”往往轉達一種盡看的想象。公民黨文人們對陜冬風景的描寫,雖角度紛歧,但千篇一律。好比“荒漠”這個描述詞,簡直在他們的筆下城市呈現。確切,假如疏忽“人”的要素,純真只看到戰鬥留下的廢墟瓦礫,“荒漠”二字,將會是良多人離開延安之后的直接印象。但是,跟公民黨記者統一批次隨團觀賞的美國記者福爾曼,卻發明了完整分歧的景致:“但是這個城市建筑物的損壞,既驅趕不了共產黨當局,也驅趕不了國民。他們不外僅避到城外,在延安山谷的正面,千尺絕壁的山壁下深深地鑿了有數的窯洞,所以現在延安真的成了窯洞的城市,可以抵御飛機的轟炸。這些窯屋排成一行行用拱柱離隔來的彎拱的墻洞,層層疊疊嚴整地攀著山坡。”是以,他得出結論:“可以防御轟炸的延安的窯洞城市,本日恰是邊區國民的韌性與決計的很是的象征。”[13]51異樣是這一團隊中一員的趙超構也沒有“荒漠”的感到:“第一天延安給我們的印象,是粗拙,老練,但是頗為剛健的農業都會。”[14]面臨異樣一片瓦礫場,福爾曼、趙超構等人將其當成一個汗青事務,既追溯了它的前因,又不疏忽所發生的成果,站在汗青的活動性中往審閱延安城。這是將延安看作一個具有本身汗青性的“他者”,他們對延安城的不雅看,是一個不竭與之“對話”的經過歷程。
三、域外主體的跨文明“想象”
觀光者對異域景致的捕獲與想象,并不純然是小我行動。它往往能反應觀光者的成分與之前的生涯經過的事況,亦可從中看出某一配合體的既故意理圖式,而恰是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交互感化,構成了觀光者在不雅景時的等待視野。以斯諾為代表的東方記者拜訪陜北,為人們想象陜北的“景致”供給了別一種視角,同時也足以顯示中國反動的世界性,從而相較于中國人本身的陜北遊記文字更受學界器重。斯諾們或只身赴險,或隨團拜訪,表現出尋求復原現實自己,客不雅公平報道本相的消息從業者的個人工作品德。是以,他們可以或許最年夜水平地洗脫本身地點文明對西方平易近族的成見,做到不虛美,不隱惡,這也決議了其陜北游記的主要位置。但是,即使他們有興趣識地將本身平易近族的刻板印象壓制在客不雅的論述說話之中,平易近族(文明)配合體對小我的影響也經常會在有意間吐露出來,這在景致描述——一種客觀顏色激烈的特性化描述——中獲得了凸起的表現。
對于分歧的紀游者來說,小我的審美旨趣極年夜地影響了對于景致的選擇和鑒賞。好比在斯諾出發前,他這般描述北京的春天:“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綠裝,有數的楊柳和高聳的松柏把紫禁城釀成了一個誘人的奇境;在很多清幽的花圃里,人們很難信任在金碧輝嬋的宮殿的年夜屋頂外邊,還有一個勞苦的、饑餓的、反動的和遭到本國侵犯的中國。”[15]7-8恰是出于對“后一個”的關心,斯諾冒著性命風險衝破公民黨的封閉線,進進那時被稱為“赤匪”的把持區內。但是,他并沒有因這種人性主義的良知差遣而廢棄對中國“誘人的奇境”的尋求。斯諾在《西行漫記》中以記者成分采訪和報道邊區的政治、社會、經濟情形的同時,老是在字里行間吐露出一種觀光家的“注視景致”的眼神。好比,作者震動于黃土坡的神奇詭譎,于是加之以想象性的表達,“那些奇形怪狀、不成思議有時甚至嚇人的抽像,好象是個瘋神捏就的世界——有時卻又是個超實際主義的奇美的世界”[15]26,告知人們——這是一個來自西方的幻景。即便面臨平常風景,斯諾仍然吐露出一種觀光家特有的浪漫詩情。好比當他夜宿村落,在一間“有臭味的房子”旁邊,卻仍然對夜空的朗朗繁星與流水聲印象深入,并且感到“這是一個漂亮的夜晚”[15]34。其“觀光者”的心態可見一斑。
此前,斯諾曾為遠程觀光制訂了具體打算。在1928年離開上海之前,中國僅僅是他觀光打算的此中一站,而并不帶有特別的政治內在。即便后來目擊了在中國產生的饑饉、可怕和戰鬥之后,斯諾也并未廢棄觀光和冒險的喜好。他在出發后留給怙恃的一封信中,用佈滿豪情的文字表達新的生涯等待,“陳舊見解、單調有趣的日子使我覺得厭倦,它減輕了我的神經嚴重,并使我幻想到那些傳說中的、遠遠的處所”[16]。這或可看作20世紀東方精力危機的縮影。人們在年夜產業生孩子時期離開了本來的“田園村歌”式生涯,而被同化成為“一部宏大的機械里的一只齒輪”,人們生涯在“虛假、不幸的老生常談”中,痛感精力的瘠薄與荒漠,是以就想往到“那些傳說中的、遠遠的處所”,于是西方國度的異域風本地貨生了強盛的號召力。
這種“西方熱”的影響異樣涉及20世紀三四十年月拜訪陜北地域的很多歐美作家。有研討者指出,20世紀域外探險者筆下的西部探險紀游文字中,“精美而嚴格的風景、獨異的風俗風情、艱難兇險的旅行過程、生與逝世的抗爭、文明反差帶來的主體感觸感染,在探險者作風化的細致、正確的刻畫中獲得了美滿的展現,從而使其迸射出了性命的張力和奇特的美學精力”[17],而這些共有的特色,在域外作家的陜北游記中也多有表現。有些作家身兼“束縛區作者”與“中國西部探險者”兩重成分,如埃德加·斯諾就已經與有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一路看望云南,而寫出《北行漫記》的哈里森·福爾曼則在1932年前去青躲高原并在甘肅省夏河的拉卜楞寺拍攝班禪喇嘛,這使其成為最早進進躲地的東方人之一。更有興趣味的聯絡接觸來自另一本有名的“西方烏托邦”小說,那就是在斯諾《西行漫記》出書三年之前,在倫敦出書的由詹姆斯·希爾頓寫作的《消散的地平線》。假如說《西行漫記》塑造了一個西方的反動圣地——延安,那么《消散的地平線》則塑造了另一個西方的宗教圣地——噴鼻格里拉,正如《西行漫記》在中國的風行一樣,《消散的地平線》出書后,在東方世界獲得了宏大的貿易勝利。
基于以上各種聯絡接觸,“西方烏托邦”的陳跡是若何有意間表現在《西行漫記》中的就成了一個饒有興味的話題。即以“景致描述”來說,斯諾在考核紅區的軌制和日常生涯之外,野性的顏色也時常不成抑止地漫溢筆端。例如當他顛末內蒙古草原時,捕獲到了羚羊騰躍的詫異畫面,“有一次一群小羚羊忽然的走到我們身邊來,嗅了一嗅氣息,又飛也似的奔著,奔到山岡深處”[15]280,人們能在如許的景致中看到探險家高興的眼神。異樣的描述還見于他行至紅區的南部鴻溝時,“這個處所景致很美,樹木成林,野味極多……有一天,我們看到兩只山君在秋天一片紫金色的山谷中竄過一片空位”[15]353,這般靈動的天然景致與性命活氣,恰是“一部宏大的機械里的一只齒輪”的生涯中見不到的。外行軍路上,則有加倍直接地表示人與天然關系的場景,斯諾將共產黨部隊與各類小植物并置在一路,組成一副親熱、協調中帶有一點幽默意味的“假期郊遊”[15]308畫面,儲藏著邊區親近天然、適應天然的美妙想象。
假如說斯諾進進邊區是憑著小我愛好只身赴險的非官方(甚至長短法)行動,那么40年月后域外作家拜訪東南的官方性質則獲得明顯加強:一是戰鬥年月嚴重氣氛的請求及陜甘寧邊區加大力度本身軌制扶植的成果,二是隨團拜訪的性質使然。“中外記者東南觀賞團”便是一例。拜訪記者往往聚焦于邊區的社會軌制與對共產黨政績的評價,而較少小我愛好的吐露,即使這般,有些作者對景致的選擇和刻畫仍然能找到“西方”的陳跡,福爾曼的《北行漫記》就以審美的目光刻畫了陜甘寧邊差別具風情的各樣小城鎮,如寫佳縣,提到的是“碉堡”“糖棒”“暮色蒼莽的城門”“鬼魂一樣的燈籠”[13]216,這些都為邊區小城涂上一種奧秘魔幻的異域顏色。
在另一位作家——埃德加·斯諾的老婆——海倫·斯諾筆下,我們能看出更顯明的攙雜著“西方烏托邦”與西方主義成見的景致描述。她先將延安看作中國汗青穩固不變的證據,“來自中亞年夜漠的游牧部族的馬隊,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擦過它的具有計謀意義的狹長的山谷,以此作為本身馴服中國年夜東南的走廊,就像明天的japan(日本)人經由過程西南來要挾中國全境一樣”,“史前時代至今仍然是一個正在嘲弄著中國的魔鬼”;但一方面又以為,與永恒不變的磨難相伴的,是西方平易近族的陳舊聰明,“而延安則保存著史前時代的陳舊道教的哲學精力”,“他們的居處,曩昔已經令人滿足地抵御了山君的堅牙利齒,明天依然令人滿足地抵御著空中的狂轟濫炸”。并且,她將儒釋道等西方平易近族的認識形狀,不加區分地看作一個全體,作為一種奧秘主義的東方崇奉替換物,“平凡所見的釋教式樣的工具及其他混雜式的工具很不少,還有的浮現出史前野獸的樣子容貌。隨地可尋的道君菩薩,似乎是和陳舊的青銅器一塊兒埋進地下的。每一戶人家的門口都有一尊道教之神,它赤膽忠心地保護著一種陳舊而莊嚴的信心——萬物有靈”[18]。這里所表現的文明想象是與“白色中國”的特定顏色有關的。
在埃德加·斯諾等東方記者的跨文明“想象”中,延安綜合了“將來烏托邦”與“西方烏托邦”的兩種空想。前者在20世紀以蘇聯為例,其要素包含進步前輩高效的軌制、敏捷成長的古代產業,以及懸殊于“式微的東方”的認識形狀;后者以《消散的地平線》中的噴鼻格里拉為例,特色是奧秘的異域顏色,前產業時期的社會經濟以及人與天然的協調。斯諾筆下的延安處于蘇聯與噴鼻格里拉這兩個極真個中心地位,當他盛贊共產黨部隊的組織嚴正、赤軍魁首的賢明睿智時,他所刻畫的是蘇聯式的延安;而當他將目光放在群眾生涯的“高興”、簡略樸素,以及奧秘詭譎的天然景致時,他筆下則浮現了一個噴鼻格里拉式的延安。在兩種空想的交錯中,一直暗藏著他以東方文明鏡照西方的有意識行動,“西方主義”的“鬼魂”恰好隱身于跨文明的論述中。
四、余論:“景致”與“想象”的互生
回到觀光者們看望延安的初志,他們多是被想象的“圣地”景致所吸引,為知足獵奇或企待發揮理想而接連不斷。但是,當觀光者漸漸進進陜北的世界,極新的生涯畫卷漸漸睜開。一切的見聞會刷新他的熟悉,安慰他的熱忱,滋長他對美妙生涯的向往,繁殖他對平易近族將來的嚮往和信念。此時,感性的克制、客不雅的浮現都顯得懦弱不勝,浪漫的詩情、彭湃的感念就變得不成抑止。1945年,黃炎培拜訪延安,延安的一切似乎令他詩興年夜發,他在《延安五日誌》中寫道:“在枕上,成一首古詩,還沒有定稿,就在雪普通白的窗月下昏黃著”,來日誥日凌晨清爽爽直的空氣又使他“成七律一首”。梁漱溟在刻畫延安國民的生涯時,筆端情不自禁地流瀉出詩情畫意:“人人愛好研討,愛好進修,不只先生,或許說人人都像先生。這又是一種好風尚。愛唱歌,愛閉會,亦是他們的一種風尚。天氣微明,從被窩中坐起,便口中哼啊頓挫,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勞苦都由此而忘記!人與人之間情味增添,精力上互為感化暢通。”[19]
隨同著景致的刻畫,克制不住的抒懷成為陜北游記一個頗值玩味的特征。這天然吐露的感情概況看是由延安浮現的新面孔所催生,但新面孔所明示所期許的“新中國”才是此種抒懷性的本源。一方面,陜北游記的作者是帶著對“新中國”的等待和想象進進陜北游覽考核并停止游記創作的,“新中國”想象成了陜北游記的焦點內在的事務,其紀實和抒懷都依此而睜開;另一方面,延安欣欣茂發天翻地覆的新局勢又進一個步驟安慰、豐盛并詳細化了他們的“新中國”想象。曾陪伴斯諾拜訪延安的黃華感嘆道:“在蘇區國民,在赤軍身上,我簡直發明了另一個中國,看到了中國國民的盼望和氣力!”[20]1944年,拜訪延安的美國記者愛潑斯坦在給老婆的信中佈滿密意地說:“親愛的,我真盼望你也能來這里親眼了解一下狀況。這是新中國也是新世界的模子。”[21]
更為主要的是,這些陜北游記的出書、暢通作為一種常識生孩子又影響了甚而重塑了寬大大眾的“新中國”想象,這想象號召出了他們的反動豪情。很多作家和提高青年恰是瀏覽了廣為傳播的陜北游記后不屈不撓地奔赴延安、投身反動的。很多并未親臨陜北的人們,也恰是經由過程這些游記熟悉、清楚、熟習、認同延安的。康濯、華君武等諸多作家藝術家消除萬難奔赴延安,斯諾的《西行漫記》所刻畫的陜北的美妙圖景功不成沒。開國后擔負《紅旗》雜志社黨委書記的吳介平易近回想說:“我極端徘徊苦悶的時辰……一本惹起顫動的佳作呈現了,它就是斯諾的《紅星照射中國交流》(《西行漫記》)。我們反復研讀,心里名頓開,得出的結論是腐敗透頂的公民黨革命派是中華平易近族的莠民,只要中國共產黨才是抗日救國的中堅氣力,它的依據地在延安,延安是反動的圣地,是中國國民盼望的地點。”[22]在平易近族危亡的主要關頭,陜北游記安慰、領導、重構了寬大大眾的平易近族國度想象。可以說,“陜北”、“延安”作為一種政治符號和文明符號的生孩子經過歷程,現實上也是“新中國”抽像的再生孩子經過歷程,它在很年夜水平上影響了人心向背,轉變了汗青成長的過程。
總之,“新中國”想象推進著游記的生孩子,此中“景致”是表征“新中國”樣貌的主要情勢,游記的生孩子又反過去安慰“新中國”想象的再生。游記對陜北的反答信寫,是在“新中國”想象的促動下完成的。陜北游記的生孩子、暢通與接收在很年夜水平上安慰、領導并重塑了寬大大眾的“新中國”想象。恰是經由過程“新中國”想象的重鑄與強化,陜北游記在某種水平上完成了中國古代反動社會發動及再造汗青主體的政治目的。
注釋:
[1]陳約克:《往延安途中》,《良朋》1939年140期。本文還被譯為《他們為什么往延安》,頒發于《自學》,1939年第3卷第3期;《為什么他們往延安》,《學與生》1939年第1卷第2期。
[2]朱鴻召.延河濱的文人們[M].上海:西方出書中間,2010:1.
[3]何其芳.從成都到延安[J].文藝陣地,1938(3):461-467.
[4]平浪.奔赴延安[J].黨史材料與研討,1985(6):44-48+29.
[5]孫翰文.陜北紀游(下)[J].東南論衡,1937(3):49-61.
[6]俞頌華.從上海到西安和陜北[J].申報每周增刊,1937(20):438-441.
[7]流金.延安的街——陜行雜記之二[J].少年前鋒,1938(8):36-40.
[8]柄谷行人.japan(日本)古代文學的來源[M].趙京華,譯.北京:中心編譯出書社,2013:10.
[9]李躍力.陜北游記與“新中國”想象[N].山西日報,2016-06-22.
[10]趙超構.延安一月[M].南京:南京新平易近報社,1944:26.
[11]宋之的.宗子景致線[J].七月,1940(2):73-76.
[12]黃炎培.延安回來[M].重慶:國訊書店,1945.
[13]哈里森·福爾曼.北行漫記[M].陶岱,譯.北京:新華出書社,1988.
[14]趙超構.延安一月[M].重慶:南京新平易近報社,1944:59.
[15]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M].董樂山,譯.北京: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
[16]約翰·漢密爾頓.引言青年時期[M]//埃德加·斯諾傳.柯為平易近,譯.沈陽:遼寧年夜學出書社,1990:19.
[17]馬永強.文明差別制約下的中國“西部鏡像”——20世紀初域外探險者筆下的西部探險記游[J].唐都學刊,2004(2):51-56.
[18]韋爾斯.白色中國際幕(上)[M].馬慶平,萬飛騰,譯.濟南:濟南出書社,2006:85-86.
[19]梁漱溟.我生有涯愿無盡——梁漱溟自述文集[M].北京: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2004:123-124.
[20]黃華.親歷與見聞——黃華回想錄[M].北京:世界常識出書社,2007:27.
[21]愛潑斯坦.我拜訪延安——1944年的通信和家信[M].聲張,張永澄,沈蘇儒,譯.北京:新星出書社,2015:174.
[22]吳介平易近.我的一段風雨過程[M]//任文.白色延安口述·汗青我要往延安.西安:陜西師范年夜學出書總社無限公司,2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