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美鄉村 擦亮幸福底色查甜心寶貝包養網_中國網

建設和美鄉村 擦亮幸福底色查甜心寶貝包養網_中國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體現了我們党對鄉村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億萬農民對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2022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鄉村建設行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推動鄉村建設的工作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從本期起,本版將陸續推出“鄉村建設基層行”系列報導,關注各地推動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臨近晌午,山西省武鄉縣豐州鎮代照嶺村村民楊菊芬正在自家廚房裡忙活著洗菜做飯,她擰開水龍頭,看著嘩嘩流出來的自來水,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俺們村家家戶戶用的是自來水,水質和縣城一樣,水管接到家裡,還安裝了熱水器,冬天再也不怕凍手了。”看著改造好的供水管網,楊菊芬樂呵呵地說道。

隨著農村供水工程的不斷推進,一條條自來水管串聯起農村居民舒適舒心的現代化生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這是黨中央在包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對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主要目標。

從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建設內涵和目標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充分反映了億萬農民對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景和期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鄉村包養建設行動,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鄉村規劃佈局持續優化

農村既是生活空間,也是生產空間。推進鄉村建設,既要出行便捷、生活便利,又要服務提質、環境優美;既要讓農民群眾滿意,又要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近年來,中央有關部門推動鄉村建設規劃先行,從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實際需要出發,科學合理規劃空間佈局和相應的設施建設,努力讓鄉村既宜居又宜業。

包養網價格

我國農村地形地貌、風俗文化千差萬別,鄉村建設不可能只有一個模式,建設和美鄉村,基礎是規劃。為推進村莊規劃編制,自然資源部指導縣域統籌優化鎮村、產業、公共服務等空間內佈局,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區域整體優勢;為破解鄉村規劃人才、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自然資源部門逐步完善註冊城鄉規劃師職業資格制度,推動責任(社區、鄉村)規劃師下鄉服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開展引導和支援設計下鄉工作的通知》,引導和支援規劃、建築、景觀、市政、藝術設計、文化策劃等領域設計人員下鄉服務,大幅提升鄉村規劃建設水準。

隨著中央相關部門的政策落地,各地也結合實際創造性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浙江省杭州市推行“駐鎮規劃師+鄉村規劃員+鄉村規劃聯絡員”的“一師兩員”制度,加強村莊規劃設計;陝西省富平縣推行駐村規劃師制度,為村莊建設規劃及實施提供現場指導;貴州省建立傳統村落工作室首席專家負責制,要求首席專家通過制定技術服務計畫,進村入戶參與實地調查、示範策劃、規劃設計、群眾工作和建設指導等具體工作。

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上

“這條路修得太好了!過去一下雨就坑坑窪窪的,走不了車、過不了人,現在路好走了,村民到工業園區上班也方便了!”提到這條新路,天津市甯河區潘莊鎮大賈村村民劉桂澤讚不絕口。劉桂澤口中的新路,是潘莊鎮大賈村不久前竣工的大賈南路,起點在大賈村出口,終點在王莊村村界。過去從大賈村到王莊村需要繞行5公里,現在600米道路修通後,辦起事來又快又安全,村民們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修一條路,富裕一方百姓。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門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四好”目標,持續推進高品質農村公路建設。截至2023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60萬公里,農村公路危橋改造6.3萬座、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30萬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路的建成,遍佈鄉村的通信網路也在不斷完善。2023年,工信部持續推動電信普遍服務開展,我國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準顯著提升。目前,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80%,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0.5%。

物優其流,人享其行。從“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推進到所有行政村接通寬頻,從農村電網設施建設不斷升級到農村飲水安全和供水保障成果得到鞏固,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正在不斷補上。

據統計,2023年,累計建成28.9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19萬個村郵站;31.6萬戶重點對象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2.3萬處農村供水工程開工建設,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

要使農村基本具備現包養網代生活條件,不僅要完善農村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也要整治提升農村環境,促進鄉村“環境美”“生態美”。

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榮山村半地埋式汙水處理站,四周種植的竹子、椰子樹綠意盎然,靠近可聽到輕微的機器運轉的聲響。村民洪曉波告訴記者,這是正在處理從村裡收集過來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過管道送到汙水處理站,污水變成清水,村裡環境也變好了。”洪曉波說。

2023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穩步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和水準。全年各地完成新增1.6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和800餘個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年度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

提升的不止是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準,隨著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工作的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目前,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在90%以上,絕大多數村莊開展清潔行動。

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提升

鄉村建設既要聚焦“硬體”建設,更要突出“軟體”提升。2023年,中央各部門在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改善水電路氣房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等“硬”條件的同時,也切實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增加精神文化產品等“軟”供給。

“以前我這病只能去北京,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手術!”家住山西省介休市的王振聲興奮地說起如今看病的變化。“患者需要進行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這個手術由於難度比較大,以前類似患者都選擇去北京的大醫院,費用至少要6萬多元,但現在這台手術就在我們院裡做,患者僅花費3000餘元。”介休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孟繁強說。

王振聲的疾病在家門口就能治癒,離不開介休市開展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隨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持續推進,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記者瞭解到,全國已累計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市、區)800餘個,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除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持續提升外,2023年,農村教育、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提標擴面,優秀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明顯增加,農村商貿服務更加優質便利,社會管理服務更加便民高效。據統計,2023年,中西部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市包養網)近7.3萬所鄉村學校130萬教師獲得生活補助;農村社區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不斷推進;以農村低收入殘疾人為重點,殘疾人康復醫療、功能訓練、輔具適配等服務需求得到滿足;涉農縣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農民群眾婚喪嫁娶支出負擔減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博物館在多地落成;“村BA”“村超”火熱出圈……

隨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現代生活條件逐步實現,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